欢迎来到  

中国·许昌发博城

今天是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Scegli una lingua
Categorie
  • Bellezza e cura della persona

晓政解读 | 营商环境指标——跨境贸易

2023-05-31

1


“跨境贸易”(Trading across Borders)指标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十大之一,是衡量地区对外贸易便利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一、跨境贸易指标设置原理

 

理论依据

 

“跨境贸易”指标的方法论源自于西梅昂·詹科夫、卡罗琳·古特弗罗因德和范共同撰写的《即时交易》(“Trading on Time ”)一文。作者通过收集98个国家将标准货物从工厂大门转移至船舶的时间数据来探求延迟交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经过分析,作者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1.产品在发货前每延迟一天都会减少1%的交易,即每延迟一天相当于一个国家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平均距离增加大约70公里;2.交易量可能会直接影响贸易成本。一方面,更有效的贸易便利化政策能够刺激交易,大额的贸易本身也能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另一方面,较大的贸易量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并降低贸易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指标发展

 

“跨境贸易”指标是在2006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提出的,该指标主要衡量的是货物进出口总过程中的三组程序——单证合规、边界合规和国内运输的相关时间和成本(不包括关税),其二级指标的设立也是围绕着这三组程序。

 

世界银行对“跨境贸易”指标经历了数次调整,其中最大的一次调整是在2016年。经过这次调整后,该指标更加完善,也更加具有参考性,其二级指标变动如下所示。

 2


指标内涵

 

1.单证合规:单证合规反映满足来源经济体、目的地经济体以及任何过境经济体的所有政府机构对单证的要求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其目的是衡量准备一系列使得案例研究中所假设的产品和成本对贸易伙伴之间的国际贸易得以完成的单证的总负担。

 

单证合规的时间和成本包括获得单证(比如单证的发行和盖章所花的时间)、准备单证(比如收集信息以完成海关申报表和原产地证书所花的时间)、处理单证(比如等待相关机构在所有检查完成后发放植物检疫证书所花的时间)、呈阅单证(比如向道路警察出示海关申报表或向港务管理机构出示港口码头收据所花的时间)以及提交单证(比如当面或通过电子方式向海关机构提交海关申报表所花的时间)的时间和成本。

 

2.边界合规:边界合规指标衡量的时间和成本与遵守经济体的海关规定以及遵守为了让货物通过经济体边界而强制要求的其他检查相关的规定有关,另外还衡量了经济体港口或边界装卸的时间和成本。这一部分时间和成本还包括其他机构进行的通关和检查程序。

 

边界合规时间和成本的计算取决于边界合规程序发生在哪里,是谁要求,由谁进行,以及进行检查的可能性多大。如果所有的报关报检都在港口或边界同时进行,对边界合规时间的估计会将这种同时性计入。边界合规的时间和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或者为零是完全可能的,在欧盟或其他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进行贸易的情况下即是如此。

 

3. 国内运输:国内运输指标反映的是与货物从经济体最大商业城市的仓库运到该经济体使用最广泛的海港或陆上边境相关的时间和成本。对11个经济体还收集了第二大商业城市的数据。这一系列过程包括了实际运输、交通延迟和道路警察检查的时间(及成本),还有在仓库或边境装卸货物的时间。对于有海外贸易伙伴的沿海经济体来说,国内运输指标反映的是从在仓库装货到货物抵达该经济体港口的时间和成本。

 

综合上述,世界银行对“跨境贸易”的考察,主要从各经济体在同其他经济体进行跨国贸易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两个方面来体现。


3


二、中国在世界银行评价中的排名

 

中国历年得分与排名

 

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近年来的“跨境贸易”指标一直在全球97名上下,在《DB2019》中,中国的排名从上一年度的97名一跃升至65名,增幅达32名。而在《DB2020》中,中国的“跨境贸易”指标则排在56名,超越了日本、巴拿马、台湾、新西兰等进出口均为海运的国家。

 

从二级指标来看,2016年-2018年,各项二级指标均无提升,但从2019年开始,中国“跨境贸易”各项二级指标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得益于中国实施“单一窗口”,取消行政性收费,增强透明度鼓励竞争等改革举措,大幅度压缩了“跨境贸易”的时间和成本。

 4


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对比情况

 

根据《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跨境贸易”指标得分为86.5分,指标排名上升至第56位,在190个评估经济体中处于中上游水平。但与此同时,报告显示,全球排名第1名的法国、西班牙等16个国家得分为100分,比中国得分高13.5分。

 

从二级指标来看,中国出口单证合规耗时为8.6小时,比全球最优值1小时(法国、意大利等)多7.6小时;中国进口单证合规耗时为12.8小时,比全球最优值1小时(波兰、西班牙等)多11.8小时;出口边界合规耗时为20.7小时,比全球最优值1小时(法国、意大利等)多19.7小时;进口边界合规耗时多35.7小时,比全球最优值0小时(法国、意大利等)多35.7小时。中国“跨境贸易”进出口单证合规所耗费用、边界合规所耗费用相较全球最优值0美元(法国、西班牙等)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


三、中国在跨境贸易领域的改革

 

2018年10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国发〔2018〕37号)。《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围绕“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等明确了20条具体措施,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创新监管方式,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

 

减少进出口环节审批监管事项

 

1.2019年5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进口汽车零部件试点实施“先声明后验证”便利化措施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87号) 。对于符合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进口汽车零部件,报关单位可凭收货人自行出具的《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声明》,按要求办理申报手续后,即可将货物提离口岸。企业在获得《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后,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补录信息,由属地海关实施100%联网核查,并按海关总署统一布控指令实施货证一致性核查,核查合格后方允许货物销售或使用。

 

2.2019年9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国贸促会发布《关于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的公告》(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国贸促会公告2019年第39号)。“两证合一”采取商务部门负责备案、采集和推送信息,海关、贸促机构接收导入备案信息的业务流程模式,实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一次受理、一次备案、一次发证”。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的企业同时完成了原产地企业备案。

 

优化口岸物流和作业方式

 

1.2019年9月9日,商务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二手车出口许可证申领无纸化作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商办贸函〔2019〕297号)。出口单位申请出口二手车的以通关作业无纸化方式向海关办理报关验放手续的出口单位,可免于提交出口许可证纸质证书,海关以出口许可证件联网核查的方式验核出口许可证电子证书,不再进行纸面签注。

 

2.2019年12月26日海关总署《关于全面推广“两步申报”改革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216号) 。进口收货人或代理人可通过“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开展进口货物“两步申报”,该项改革措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

 

“两步申报”分为概要申报及完整申报两 步进行分别申报。

   概要申报是指对于不涉及进口禁限管制、检验或检疫的货物,企业只需申报9个项目,确认2个物流项目;对于涉及进口禁限管制或检验检疫的,分别增加申报2个或5个项目;应税的须选择符合要求的担保备案编号。如果货物不需查验,即可提离;涉税货物已经提交税款担保的,或需查验货物海关已完成查验的,也可以提离。

   完整申报是指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补充申报其他项目,办理缴纳税款等通关手续。

 

提升口岸管理信息智能化建设

 

1.2019年6月28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海关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平台启用电子印章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9〕106 号),深入推进海关审批服务便民化。

 

2.2019年12月12日,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关于统一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主要申报业务的公告》,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口岸营商环境。

 

3.2020年3月26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单一窗口”标准版报关单信息、舱单运抵报告状态订阅推送功能推广应用的通知》(国岸函〔2020〕20号),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持续提高服务企业水平。

 

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过持续优化整合,使“单一窗口”功能范围覆盖到国际贸易链条各主要环节,逐步成为企业面对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主要接入服务平台。通过“单一窗口”提高国际贸易供应链各参与方系统间的操作性,优化通关业务流程,提高申报效率,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

 

四、国内“跨境贸易”指标先进做法


6 

五、国外“跨境贸易”指标先进做法


7 

六、关于指标评价

及进一步优化的思考

 

评价指标——是否应将国内运输纳入“跨境贸易”指标评价

体系?

 

世界银行评估“跨境贸易”国内运输指标衡量的是货物从经济体最大商业城市的仓库运到该经济体使用最广泛的海港或陆上边境相关的时间和成本。但由于国内运输不会受到经济体贸易政策及改革的直接影响,世行在计算“跨境贸易”方面的分数或“跨境贸易”便利度排名时并没有采用该数据。

 

国内运输的成本和时间受到运输方式、运输路程等因素影响,离港口近的地区相比离港口远的地区,国内运输所消耗的成本和时间更低,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承担的成本也更低,更有利于本地区“跨境贸易”发展。

 

2018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国发〔2018〕37号)中提到: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研究制定多式联运服务规则。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交通运输、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间信息开放共享,为企业提供资质资格、认证认可、检验检疫、通关查验、信用评价等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推动外贸集装箱货物在途、舱单、运单、装卸等铁水联运物流信息交换共享,提供全程追踪、实时查询等服务。

 

2019年底前,沿海及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实现铁水联运信息交换和共享。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可见,虽然世行没有将国内运输纳入“跨境贸易”评价指标,但根据国家政策指向,将国内运输成本和时间纳入我国营商环境“跨境贸易”评价指标考察范围,有利于反映区位差异对“跨境贸易”便利度的影响,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指标优化——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效策略


1.深化口岸监管创新,优化通关流程与作业方式

 

1)高强度推进通关一体化。尽快落实海关总部署,并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支持海关部门直接使用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数据办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注册登记,切实减少流通环节中的烦琐手续,多采用新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尽快推进通关一体化。

 

(2)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海关税收征管模式可以进行调整和创新,大力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模式,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改革试点。通过保险措施实现货物先放行后缴税,既保障了关税缴纳安全性,也提高了货物通行效率,向着无纸化管理方向改变。


2. 加强口岸降费增效,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1)贯彻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结合进出口流程与税务管理,制定并实施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明确表明收费类目,建立集价格、市场监管、口岸管理、查验等相关内容于一体的清单目录,并将清单中的收费标准向外界公布,实现透明收费,提高对外公信力,且积极贯彻和遵循清单外不收费原则,进一步清晰收费管理条例。

 

2)加强口岸收费联合监督检查。为了充分落实收费政策与原则,应加强口案收费监督力度,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行为进行全面联合检查,定期展开专项检查。

 

   3.压缩通关时间,提高口岸物流服务效率

 

1)实施 “提前申报”模式。这项举措主要针对贸易中的企业,鼓励企业提前办理单证审核与货物运输作业手续,提前报备、提前准备,非布控查验货物抵达口岸后方可放行提取离开,并逐渐提高货物 “提前申报”比例,使得“跨境贸易”更为便利化。并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进口货物“船边直提”通关模式。

 

2)加强 “7× 24 小时”通关建设。制定 “7× 24 小 时”通关制度,目的是提高通关效率,对于落实货物流程中的实际问题也给予了充分时间进行解决,通关速度将大大加快。

 

3)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充分结合管理工作及相关制度,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多式联运平台,实现国际贸易与机场、陆港信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

 

4)减少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并简化办理流程。对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要适当地取消一部分,核验与证明证件进一步减少,并借助互联网机制,加快通关环节的验证与核查。除了部分需要保密的证件外,其他证件需要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

 

 

原创营商环境 晓政